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

讓錢包失而復得的妙方

讓錢包失而復得的妙方
想要增加錢包遺失後的歸還率,就去找一張最可愛、最開心的嬰兒照,把它放在錢包裡最明顯的位置。
【前言】

李察.韋斯曼是英國著名的怪咖心理學教授,曾是獲獎無數的職業魔術師,倫敦魔術協會最年輕的會員之一。後為愛丁堡大學心理學博士,並獲頒劍橋三一學院Perrott-Warrick獎學金,目前負責英國賀福郡大學心理系的研究單位,專門針對鬼魂、奇蹟、魔術、騙術和直覺等心理學進行科學研究。

讓錢包失而復得的妙方

幾週前,我掉了錢包,先是驚慌失措,後來冷靜下來,仔細回溯我的足跡,還是找不到錢包,我又慌了,接著又冷靜下來,最後還是決定掛失信用卡。可惜,我再也沒看過那錢包了,還好我現在的新錢包比之前那個破舊的錢包好多了。我很在意,不想再弄丟新錢包了,所以我很想知道在錢包裡放什麼,可以在錢包遺失時,提高失而復得的機率。

結果我發現,我不是第一個思考如何鼓勵別人歸還錢包的人。一九六0年代末期與一九七0年代初期,對幫助的心理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做了幾個研究,他們暗中把錢包丟在車來人往的街道上,然後追蹤歸還率。在這些心理學家中,哥倫比亞大學的哈維.霍恩斯坦(Harvey Hornstein)應該是成果最豐碩的一位。

多年來,霍恩斯坦系統化地研究影響錢包歸還率的因素。例如,在一項研究中,他探討如果錢包讓人產生正面的感覺,而非負面的感覺,是不是可以增加拾獲者歸還錢包的機率。這個實驗就像霍恩斯坦的諸多實驗一樣,營造了一個滿罕見的情境,讓人以為那錢包不止掉過一次,而是掉過兩次。那情境是這樣的,原始物主掉了錢包,有人撿到,附上一封短信,把信和錢包一起放進信封裡,寄還物主。不過,在前往郵筒的路上,那位撿到錢包的好心人不小心讓信封掉在路上,所以錢包又遺失了一次。不知情的路人碰巧看到一個沒封口的信封,裡面有個錢包,錢包外包著一張紙,他必須決定要不要把那個信封寄給物主。有一半的人撿到的短信內容是正面(「能幫助人是我的榮幸……這只是小事一樁」),另一半的人撿到的短信內容比較負面(「歸還這皮夾滿麻煩的,希望你會感激我做的一切」)。用字遣詞的差異對人的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,附上正面短信的錢包歸還率約40%,附上負面短信的錢包歸還率僅12%。

霍恩斯坦的研究雖然有趣,但我覺得我無法永遠在錢包上包著一張語意正面的短信。可惜,大多數關於遺失錢包的學術研究也都是理論上可行,但不是很實用。我不肯罷休,詢問朋友對於錢包裡該放什麼有沒有更實用的建議,結果得到多種意見,例如放嬰兒、狗兒或其他東西的照片,讓人覺得失主是個好人。為了確定哪個點子最有效,我重做了一次類似霍恩斯坦的研究。

我買了兩百四十個錢包,每個裡面都裝一樣的日常物件,例如彩券、折價券、假的會員證。接著,我把四種照片分別放進四組錢包中,每組各四十個錢包。那四種照片分別是微笑的嬰兒、可愛的小狗、全家福照片、滿足的老夫妻。另外四十個錢包裡是放著一張卡片,顯示失主最近剛捐錢給慈善機構,最後四十個錢包是對照組,裡面沒放額外的東西。那些額外加放的東西都是塞在錢包的透明塑膠口袋裡,只要打開錢包就可以看到。接著我把所有錢包隨機排列,在幾週內暗中把它們放在人多的愛丁堡街上,但遠離郵筒、垃圾桶、髒污地帶。

一週內,52%的錢包回到我們手上,呈現明顯的型態。對照組的歸還率僅6%,內含慈善卡的錢包歸還率僅8%。放老夫妻、可愛小狗或全家福照片的錢包歸還率稍高一些,分別是11%、19%、21%。歸還率最高的是放微笑嬰兒照片的錢包,歸還率高達35%。

放嬰兒的照片為什麼會有那麼好的效果?答案似乎和我們演化的過去有關。哈佛大學的大腦掃描專家最近檢視人看到嬰兒或成人大頭照時,大腦有什麼變化。雖然所有大人與嬰兒的照片都在美醜上做了配對,但人一看到嬰兒的照片,在七分之一秒內,眼睛後方的大腦部分(學名是「前額腦區底部」)就會出現活動,但看到成人照片時則沒有反應。這反應快到無法有意識地控制,而大腦那區的運作主要是和獲得獎勵有關,例如巧克力棒或中彩券。許多科學家認為這種「嬰兒—喔」的連結反應已經演化數千年,讓人對易受傷害、毫無防衛力的嬰兒產生好感,進而幫助他們,以促進未來世代的存續。有些研究人員認為,這種關愛態度不僅適用在嬰兒身上,也讓我們更有可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參試者打開內有嬰兒照的皮夾時,大腦就不自覺地對大眼、寬額、翹鼻的嬰兒照產生反應。在一瞬間,深層的演化機制迅速和內心的父愛或母愛產生共鳴,讓人變得更快樂、更有愛心,也因此增加歸還錢包的機率。

不管是哪一種解釋,這些研究都透露了清楚的訊息:想要增加錢包遺失後的歸還率,就去找一張最可愛、最開心的嬰兒照,把它放在錢包裡最明顯的位置。

(本文轉載自李察.韋斯曼新書《心理學家教你59秒變A咖》,中文版由漫遊者文化出版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