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華洛世奇 傳奇的守護者
工商時報 / 陳怡均 2010/05/02
全球最大水晶精品業者施華洛世奇(Swarovski)有著百年的歷史,如今已傳承至第5代經營者馬可思.朗恩斯.施華洛世奇(Markus Langes-Swarovski),卻仍相當少見地維持財務獨立與私有化的家族企業。
施華洛世奇公司沒有執行長,而家族股東超過60位,由8位家族成員組成執行董事會,為主要決策者。馬可思表示,「鮮少有家族企業到了第5代時,還能維持為私人公司、完全財務獨立,同時在近幾年還能持續成長。」雖然近幾年來不時傳出施華洛世奇即將公開上市(IPO)的消息,但迄今這個家族仍無意交出主控權。馬可思即說,「對我們家族而言,維持財務上的獨立性是相當重要的。」創辦人丹尼爾.施華洛世奇在1895年來到華登斯(Wattens),創立施華洛世奇,並帶著他革命性的發明-水晶切割打磨機器。這家公司的傳奇就此成立,一如丹尼爾所期望的,施華洛世奇到現在仍嚴守機密以防競爭對手的窺探,他的雕像仍屹立在廠房外持續察看著。
馬可思指出,「我們水晶的品質與維護智財權的完整,……我們視為機密,像是聖杯一般。」直到1970年代,施華洛世奇仍然專注於切割水晶,但石油危機迫使該公司決定分散事業至消費性產品,如今後者占營收約達50%。
現年36歲的馬可思外表溫文,擅於與媒體相處,他在訪談前往往會先聊聊詩詞與文學,然後再提及公司獲利,馬可思似乎深知在他時髦潮流的風格中,仍須流露出沈穩睿智的態度。
馬可思早在28歲的年紀,即當上執行董事會的一員,並自他父親葛諾(Gernot Langes-Swarovski)手中接下官方發言人位置,葛諾亦為該公司最大股東。
然而,競爭對手挾著低成本的攻勢,正威脅施華洛世奇在水晶業的主導地位,尤其是在景氣衰退導致市場需求下滑之際。馬可思表示,「對很多人來說,價格就是計算價值的方法,但施華洛世奇的期望,是在於打造出超乎價格的價值。真正的價值在於產品背後連結的故事。」施華洛世奇總部位在寧靜美麗的華登斯,但四周夢幻般的環境仍須面臨全球化的艱苦現實。像是中國和埃及等地的低價競爭對手崛起,不斷侵蝕施華洛世奇的切割元件事業。
馬可思指出,「就算在威力強大的金融危機來襲前,我們就已因全球競爭情勢而面對極大的挑戰。當時我們突如其來地陷入自家產品價格與對手相距甚大的情況。」在某些情況下,施華洛世奇水晶要價高達競爭業者的10倍。
過去兩年施華洛世奇解僱1,800名員工,以因應經濟低迷、銷量下滑的情況,尤其對華登斯當地的居民員工衝擊特別深。馬可思表示,「除了政府之外,施華洛世奇為提洛州(Tyrol)最大的僱主。」他強調,「我們一向希望華登斯不僅僅是生產據點,還可以發展其他層面。」施華洛世奇的水晶世界(Crystal World)像是個隱於人世、探索各種水晶的奇妙園地,吸引了大批參觀人潮,為奧地利觀光據點中排名第2。
施華洛世奇亦試圖跨足其他領域,目前預備投入化妝品產品,包括推出1款香水。
「財務上的自主使我們能在艱難的時刻作出正確的決定,有助於公司長遠的發展。想要維持這份獨立性,意即IPO目前不是我們的選項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