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

經營心法-住過貧民窟 35歲達成退休目標

經營心法-住過貧民窟 35歲達成退休目標
  • 2012-06-02 01:12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彭禎伶
小檔案 楊凱雯

小檔案 楊凱雯

 當存款有多少數字時,你打算退休?20年前,台灣人壽共好團隊展業總監楊凱雯曾認真規畫,如果能賺到2,400萬元,就可以在年輕時退休,開心的過自己的日子。

 這個夢想,在楊凱雯加入台壽5年後即達到了,從新竹隻身上台北租屋打拚,住得很簡陋、省吃儉用,楊凱雯形容:「我是住過貧民窟的女孩,卻在35歲時達到退休的目標。」楊凱雯當然沒在35歲時退出壽險市場,反而繼續打拚,創造另外一次又一次的「奇蹟」。

 楊凱雯大學畢業後,第一份工作就是一般公司的行政職,在工作中一直找不到遠景,看不見可發展的未來,讓楊凱雯4年內換了20幾家公司,越換心情越焦急,父母希望楊凱雯能安份的當個老師或公務人員,但楊凱雯說:「如果你現在就可以看見10年後的人生,那樣的人生就不夠精采。」

 楊凱雯希望自己50歲後能過著優渥的生活,有自己的別墅、想要的一切,總覺得公務員、老師並不能實現這樣夢想,這種對未來的不安全感,讓她一直換工作,卻又逃不出行政職的框架,永遠在不同公司間漂泊;直到某天看見報上「省政府事業機構─百福推廣基金小組」的徵人廣告,從此改變了楊凱雯的命運。

 那是當時還是省營企業的台灣人壽徵求業務員的廣告,百福是當時養老險的名稱,楊凱雯原本很排斥壽險行銷,卻在面試上了3天課程後,發現壽險業務員竟與自己的夢想方向有些契合。

 對於人生的大轉彎,楊凱雯極其矛盾,在白紙上嘗試要寫下適合與不適合這份工作的理由,發現找不到任何說服自己適合的理由,卻列下20多項不適合的項目,例如自己很內向、家住新竹、對台北人生地不熟、根本沒有人脈可運用等,楊凱雯甚至去算了命,就連算命師也說:「妳根本不適合靠嘴巴說話的行業。」但心中卻突然有個聲音告訴楊凱雯:「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。」

 舌戰對手 奠定自信

 79年10月,楊凱雯正式加入台灣人壽,果然好幾個月幾乎沒有業績,又必須負擔台北的房租、生活費,心裡很慌,但她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,於是認真比較著各家公司的保單,從心裡相信自己銷售的保單真的比別家公司更好,後來妹妹介紹一位中小企業主,想替子女存教育基金,認為楊凱雯介紹的商品符合需求,且服務態度極佳,一口氣投保17萬元,楊凱雯說:「我抱著17萬現金,邊走邊掉淚。」這保戶也奠定楊凱雯繼續走下去的信心。

 因為相信,楊凱雯曾在一位客戶面前,舌戰另一家壽險業分公司多名主管,就是要證明自己銷售的保單真的很好,最後這位保戶也真的投保,「有信心就會成功。」楊凱雯替自己訂下許多目標,2年要用現金買房子;2年要年收入破400萬元;5年要賺到2,400萬元。

 共組團隊 互相合作

 於是乎楊凱雯幾乎天天清早出門、晚上近12點才回家,也幾乎不休假,積極拜訪客戶,一個個達成自己的目標,並培育出多個通訊處,自己的青山通訊處與小叔的廣鑫通訊處並組成共好團隊,強調合作、鼓勵晉升、1+1大於3的理念,希望在壽險市場中創造出不一樣的行銷文化。

 楊凱雯說,要從事壽險業務員,必須有善良、熱心、高度學習意願、熱情具感染力、願意分享及合作、有企圖心、堅持力等,對的人只要選對地方、站對位置,有好的主管及團隊一起成長,壽險業仍是具有無限的發展空間;楊凱雯說自己的單位極願意給新人機會,只要能熬過3個月,定著率幾乎8成以上。

 「我們單位可異子而教。」每位主管都願意回答新人各種問題,關心新人的進度及挫折,楊凱雯說,最近某位7年級法律系學生加入,4個月左右月收入已17∼18萬元,全都是陌生開發,楊凱雯說:「團隊營造很好的氛圍,正面肯定、鼓勵,讓新人能跟上腳步。」

 楊凱雯的下個目標是持續培育人才、發展組織,力拚拿下台灣人壽業績第一的最佳經營團隊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