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

刷卡資訊不准揭露 發行廣告要先審!蘋果作風強勢

刷卡資訊不准揭露 發行廣告要先審!蘋果作風強勢

「手機信用卡」在台灣市場發展5年多之後,終於在今年,迎來「行動支付」的國際巨星、Apple Pay。巨星出場,果然架勢非凡,台灣發卡銀行再家大業大,在蘋果跟前,頓時都成為小綿羊,面對蘋果支付的各式要求,幾乎都得照單全收。
上線前,Apple Pay就維持強勢風格,一路走來,也始終如一;台灣哪年能發卡、何時可上線,幾乎都是「我(蘋果)說了算」。據了解,去年11月底,台灣本有可能,成為全球第一個「先發Android Pay」的市場,但銀行若先發Android Pay,可能就搭不上Apple Pay的「首發列車」。百萬卡以上大銀行沒人敢拿身家「賭」這件事,只好先放棄其他Pay,認命排隊等Apple。 
蘋果手機在台市占不到2成,符合Apple Pay規格的手機更少,銀行為什麼「非發蘋果」不可?
「果粉含金量高」,是銀行一貫說法,其實這來自內部調查;多家銀行都發現,各式金融相關APP「超過五成都是果粉在下載使用」,以此證明蘋果手機持有者,是既愛金融理財又懂善用科技的中高消費族群,正是銀行的「目標客戶」。有銀行業者說得很白,他說,Android手機,都是「老的、小的在拿」,果粉才是他要的客戶。
發行Apple Pay,對銀行還有個大好處,就是若交易出狀況,包括「手機、版本、NFC(近距離無限通訊)問題」統統都能找蘋果,可很快找到癥結點;但Android手機「百百種」,機型、版本都不一樣,要搞定交易問題,得花點時間。
但銀行也「十足領教」了蘋果的強勢;Apple Pay動不動就祭出合約保密條款,要銀行「噤聲」不得對外透露刷卡資訊,就連金管會和央行要資料時,也被銀行「間接警告」。但台灣正一頭熱發展行動支付,Apple Pay交易數字若不能揭露,且假設以後其他Pay也比照辦理,面對各界關切的電子支付進展,主管機關難道也要跟著銀行一起「裝聾作啞」?
另外,Apple Pay上線首周,7家銀行僅台新銀行廣告得以播出。原來銀行發行Apple Pay廣告,也須蘋果審完,才能露出。看來,除金管會得擔心功能旁落,蘋果還一併扮演了NCC(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)的角色。雖然不少銀行乾著急,深怕廣告跟不上,失了綁卡先機。但蘋果走遍全球各大市場,都是如此,銀行也擔心後續在擴充「新功能(例如金融卡、會員卡)」時,審查續被卡關或拿不到資源,都只能先摸摸鼻子認了。
但就實務面看,Apple Pay是將銀行發行的信用卡,綁到蘋果手機上,客戶消費時,是透過刷手機、取代原先的實體信用卡,但刷的還是「既有信用卡」,且「持卡人還是銀行的客戶」,銀行仍擁有一定主導權,何須如此弱勢?且許多客戶可能只是一時興起將卡綁到手機上,熱度一過,後續使用率如何,仍有待觀察。如今市場都還沒做大,銀行就「全面受制於人」,以此心態發展金融科技,版圖遲早被科技業搶光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