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

工商時報社論-沒有策略的自由化,非福乃禍

工商時報社論-沒有策略的自由化,非福乃禍

社論-沒有策略的自由化,非福乃禍

工商時報 本報訊 2013年10月23日 04:09

十多年前當我國還沒加入世貿組織(WTO)時,政府高層念茲在茲的就是儘速入會,然後在這個多邊貿易組織裡與美、歐等國平起平坐,好讓我業者享受他國市場開放及關稅上的最惠國待遇。當年的模擬分析也告訴我們,如果台灣在1992年入會,隨後十年的出口值將比未入會增加34.7%,GDP增加2.1%。

我國於2002年元旦成為WTO會員,終於可以在多邊架構下分享各國市場開放的商機及最惠國待遇,台灣如今對美出口總額裡超過六成享有零關稅,對歐出口也有四成五無需繳納一毛錢關稅,都是多邊貿易協定帶給台灣的好處。台灣出口享有零關稅的比率能如此之高,主因出口大宗的電子產品多數已納入WTO資訊科技協定(ITA),此外「零對零方案」也讓台灣出口農機、啤酒、營建設備、醫療器材等產品享有零關稅待遇,至於近期擴大ITA談判一旦完成,更將使我外貿如虎添翼。

遺憾的是,近年當政府高層談及區域經濟整合時,已把台灣是WTO會員這件事拋到九霄雲外,聽其言,好像台灣出口正面臨高額的關稅,好像別人的市場都向我緊閉,好像不簽署自由貿易協定(FTA)台灣就沒活路可走。對WTO稍有涉獵者都明白,這顯然不是事實。

我們不是說參與區域經濟結盟不重要,但實在沒必要如此誇大區域經濟協定的效益,而漠視多邊協定已創造的自由化環境。更有甚者,如此到處嚷嚷想簽FTA,乞憐求入之狀反而讓我方談判籌碼盡失。如此來日即或能簽下一紙FTA,恐怕也只是委曲求全的城下之盟,而非於台灣經濟有利的協議。

十幾年來我決策當局一直務虛而不務實,過去總以參與多邊經貿組織為要務,成不了會員則轉而追逐觀察員,成不了觀察員則退而在多邊組織下的委員會、工作小組取得對話夥伴的稱謂,只要能提升台灣的能見度便算是大功一件。如今多邊式微,雙邊走紅,政府官員每日所言不再是觀察員、對話夥伴,而是台紐、台日、台美、台歐FTA、TPP,連馬總統日前在國慶談話時也表示要在洽簽FTA上急起直追,並強調這才是台灣的出路與活路。

眾所周知,自由貿易本來就是雙面刃,當我們期待別人降稅、開放市場,人家也期待你降稅、開放市場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當我們出口產業享受美、歐市場開放的好處時,內需產業就得有開門迎戰的準備,這意味著有數萬廠商、數十萬就業者要與外商短兵相接。樂觀者總是說競爭才會帶來效率,才能帶給消費者自由貿易的利得。然而,消費者何嚐不是就業者,當自家企業禁不起競爭而關門、外移,他們豈非全成了失業者?還能享受什麼自由貿易的利得?

過去二十多年來,貿易自由化給台灣帶來貿易利得,也同時帶來衝擊。昔日台灣許多傳統產業外移,使得數十萬人一夕失業,年初臥軌失業勞工正是當年產業外移的受害者。台灣於1985年傳統產業最活絡的年代,紡織與成衣業總共僱用了46萬人,如今已降至15萬人,電力設備製造業由16萬人降至12萬人,木竹製品業從8萬人降至2萬人,家具製品業也從7萬人降至2萬人,這正是自由化的衝擊。昔日如此,未來也是如此。

今天政府談貿易自由化,談區域經濟整合,明顯過於樂觀。這樣的樂觀如果沒有周延的談判策略,只圖多簽幾個FTA以彰顯政績,簽了比不簽更糟,後患無窮。這絕非危言聳聽,1992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,有關北美自由貿易協定(NAFTA)的簽署一事曾引起美國社會的關注,加入選戰的德州富商裴洛說: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很好,但在現實中對美國卻是不利的,值此需要工作流入而非流出的時期,這個協定為美國製造了一個無底洞,墨西哥的工資將升至每小時7.5美元,而我們的工資將降至每小時7.5美元。」

裴洛點出許多人心中的憂慮,也就是伴隨自由貿易所衍生的失業與工資停滯這兩大問題。其實早在1940年代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遜即已提出相同的觀點。古典經濟學家只告訴我們自由貿易將帶來貿易利得,但卻沒有談到自由貿易對生產要素的影響、對所得分配的衝擊。當年薩繆爾遜發表「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」,震撼了許多經濟學家,歷經半個世紀的驗證,此一理論確有先見之明,如今台灣薪資倒退十六年,恐與此難脫干係。

我們要提醒執政當局,政策必須務實,自由化必須有策略而非盲目的開放,更不宜有那種和人比賽看FTA誰簽得多的幼稚心態。試想今天WTO的杜哈回合談判之所以談了十二年仍未獲共識,主因各國仍有想保護的產業,顯示如今美、歐等國絕非盲目迷信自由化,自由化只是他們追求最大利益的手段。反觀我國官方成天把FTA掛在嘴邊,連與FTA風馬牛不相及的台美TIFA年初復談,竟然被官方一再視為大突破,貽笑國際,莫此為甚。執政當局若繼續以這種浮誇的心態規劃自由化,則無需水晶球亦可算出,台灣前景,非福乃禍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