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

NOW評論/3個政策失誤 一例一休註定成為「惡法」

NOW評論/3個政策失誤 一例一休註定成為「惡法」

記者趙曉慧/特稿
2017.01.04 / 10:54  今日新聞
一例一休上路,負面效應卻越滾越大,關鍵出在複雜的加班費計算方式,導致大企業提前自動化,中小企業乾脆不加班或增加派遣人力,讓原本想讓勞工以加班新制增加收入的政策美意,瞬間落空。雇主罵、勞工也罵,還招來最恐怖的萬物皆漲。一例一休的政策恐怕淪為「惡法」,再度暴露出林全內閣對社會輿情的判斷失準。
一例一休的政策,出發點是好的,但整體看,卻有3大失誤。
首先,是實施的時機點不對。一例一休會增加企業人事成本,若是在景氣好、企業獲利增加的時候,這一點人事成本的負擔不算什麼,但目前景氣並不好,政府也端不出短期見效的經濟特效藥,但卻一意孤行強推一例一休政策,實在可議。
其次,加班費的計算太過複雜,這是最重要的關鍵。若是在周六加班,企業必須支付3倍薪資,導致企業乾脆不加班,或是以不支付加班費改讓員工補休假,不僅企業的排班困難度大增,也讓原本想讓勞工以加班新制增加收入的政策美意,瞬間落空。
第3,是林全內閣整個對社會輿情的判斷,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失準。政策的形成過程太倉促,對社會的影響評估也僅止於「增加企業人事成本」,但對於導致最恐怖的萬物皆漲滾雪球,卻是嚴重低估,也不見有任何預防配套措施。
更令人不解的是,景氣差,一例一休已經增加企業人事成本負擔在先,後續又打算提高營利事業所得稅,企業能不跳腳嗎?
一例一休上路後,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,勞工無班可加甚至被減薪,加上最恐怖物價上漲,企業罵、勞工也罵、家庭主婦也罵,一例一休看來註定成為「惡法」。
政策若是要亡羊補牢,至少先取消複雜的加班費計算方式;此外,政策的設計背後,也必須要拿掉資方惡意剝削勞工的前提假設,這只會助長勞資對立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