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股昨(7)日成交量衝破2,000億元,但卻呈現「內資忙倒貨、外資拚命撿」的場景,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表示:「現在全球熱錢多到無法想像,這種買盤只是小case,當資金行情來臨時,就不要預設太多立場!」
美系外資券商主管指出,2010年台股開紅盤以來外資佔台股整體成交量已逐漸回到近15%的水準,顯示台股資金行情已正式轉為由外資主導的局面,以這幾個交易日單日買超金額平均達100億元來看,指數依舊欲小不易。
林照寰指出,對許多國際機構投資人而言,面臨手頭資金部位越來越多、東北亞股市看回不回的情境,為了拚績效,只好用力買,尤其是目前對台股持股相較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(MSCI)仍低了2.5至3個百分點,去年12月底大買只是「補權重」而已。
林照寰認為,現在台股最大風險並非擔心經濟成長面、而是政策面,也就是說,除非包含台灣在內的全球央行未來祭出更嚴厲的貨幣緊縮政策,否則相較於國際資金背後的龐大部位,這幾個交易日的買盤只能說是「小case」!
在資金行情簇擁與成功換手下,台股昨天成交量衝破2,000億元,林照寰指出,2,000億元的成交量並不算大,2007年甚至還出現2,800億元的大量,這是資金行情下的必然現象,而在資金行情下,不要對台股後市預設任何立場。
外資圈sell side對台股資金行情有多看好?從昨天buy side買超元大金控達2.5萬張可看出,瑞銀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李懿璇指出,今年台股單日平均成交量預估值為1,530億元、較去年的1,380億元還要高,周轉率為150%、已回到2005至2008年的平均水準,元大金控當然最能受惠台股資金行情,目標價上看27.3元。
觀察昨天112億元的外資買盤,幾乎高度集中在科技權值股,包括矽品、華碩、日月光、緯創、華映等,買超均逾1萬張,瑞士信貸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尼堅(Manish Nigam)認為科技股仍是台股多頭信心指標,尤其是高風險值(high beta)標的。
記者鄭淑芳、張瑞益/台北報導
外資看多台股,持續買超,成為這波台股上攻8,000點的最大買家,昨日台股雖大跌90點,但外資仍進場大買112.14億元,合計本周4個交易日外資買超金額達419億元,不排除本周有機會進逼500億元。根據統計,史上只要單周買超逾500億元,不僅當周收漲機率百分百,就連次周也是易漲難跌,上漲機率逾7成。
根據群益投信整理,自2000年以來外資單周買超逾500億元的次數共計有11次,且當周台股上漲機率達百分之百,另平均漲幅亦達到3.29%,即使是大買超後的次周,台股上漲的機率也還有逾7成,平均漲幅也達1.03%,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謝志英表示,在近期外資積極匯入且持續大動作加碼台股的趨勢下,台股應仍有續創波段新高的機會。
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謝志英強調,受到MOU即將於1月16日生效,以及QDII資金來台,外資自去年底開始大幅加碼台股,指數因資金行情發酵呈現一路向上墊高。由於全球景氣好轉的趨勢確立,即使短線因高檔賣壓或融資餘額增加造成震盪走勢,但預期拉回空間相對有限,台股仍可望維持電子、非電、金融等類股輪轉格局下,緩步走高。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