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

退休太多 40歲就可當行庫經理

退休太多 40歲就可當行庫經理

工商時報【朱漢崙╱台北報導】
戰後嬰兒屆齡退休潮下,公股行庫加速年輕化,連同公股行庫的分行經理也是如此,現在40歲就可能當上行庫經理。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,以往在公股銀行,經理一般跟50歲以下者無緣,但現在已出現40歲經理,如彰銀近年就新增數位40∼42歲的經理,兆豐銀也有不少經理在44∼45歲間。
行庫主管形容,戰後嬰兒屆退潮,對行庫的管理階層已造成「大風吹」效應,尤其分行所受影響最為明顯;讓行庫最頭痛之處,在於有不少分行經理才到任分行1年2個月,剛開始熟悉該分行的主要客戶群,就因為其他分行經理退休,被派到別的分行「重新開始」。
儘管如此,行庫主管表示,往好的方向想,這是在加速世代交替、新陳代謝,且過去公股銀行高階主管都給人「高齡化」印象,以後會大為不同,而且速度會更快。
行庫主管透露,主要是銀行業不好作,現在除了屆退,只要有辦優退的銀行,工作年滿20或25年,年紀60歲以上者,每年都有大批申請提前退休,而且這類人數通常是屆退的1∼3倍,也使得公股銀行從業人員結構,有加速年輕化的趨勢。
行庫主管說,現在已經可看到40歲的經理,「或許不久之後,30幾歲的菁英也能當起公股銀行的分行經理。」
一位公股行庫高層分析,戰後嬰兒潮裡37年次至45年次的行庫人員,有不少被後來開放的所謂新銀行吸納,在公股銀行內部也因而造成一塊約有15年落差、相當的「年齡斷層」,在這樣的年齡斷層下,也使得公股行庫的經理群產生年紀上的「跨度」,不到50歲的優秀行員開始出頭當經理。
他說,現在公股行庫正式邁入戰後嬰兒潮的退休高峰期,讓經理年齡平均水準可望將更進一步下降,「優秀的年輕人比起以往,更能提早看到出頭天」。

王醫師推薦書單

多空操作秘笈


期貨交易策略



股票作手傑西.李佛摩爾操盤術

How to trade in stocks

  • 定價:180
  • 優惠價:9162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144


股價趨勢技術分析—典藏版(上)(上冊:精裝)
《股價趨勢技術分析》被公認為技術分析的經典著作,也是股票圖形分析方面權威著作。更是一本通用於各個世代的交易使用手冊。


股價趨勢技術分析—典藏版(下)(下冊:精裝)
《股價趨勢技術分析》被公認為技術分析的經典著作,也是股票圖形分析方面權威著作。更是一本通用於各個世代的交易使用手冊。

2年後勞動人口衰退!資金大逃殺房市長線恐崩七成!

2年後勞動人口衰退!資金大逃殺房市長線恐崩七成!
http://www.naipo.com/Portals/1/web_tw/Knowledge_Center/Editorial/publish-27.htm

巴西經濟危機 近百萬家庭收入減

巴西經濟危機 近百萬家庭收入減

(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9日專電)巴西企業調查協會(Abep)調查顯示,經濟危機造成失業率攀升,2015至2016年,近100萬戶巴西家庭的收入大減,以致他們在統計分類上的社會層級下降。
這期間,平均月入巴西幣4900元(約新台幣4萬4174元)的家庭(所謂的B2級)減少53萬3900戶;月入2700元(C1級)家庭減少45萬6600戶。
與此同時,平均月入1600元(C2級)的家庭增加65萬3600戶;平均月入僅768元的D和E級家庭增加26萬戶。
協會分析師皮利(Luis Pilli)表示,雖然比率上來說,降幅並不高,但從絕對值來看,相當於短短1年內,貧窮階層增加逾91萬戶家庭。
值得注意的是,較富有且有儲蓄和資產可應付高通膨和失業的A層級家庭,同期增加10萬9500戶。
33歲的泥水匠蘇薩(Mauricio Paes de Souza)是經濟危機導致社會層級跌落的典型例子:4年前他以分期付款方式買了1輛二手車,每月付700元現金在超市購物,幾乎每天大魚大肉,但現在只能花一半錢買打折商品。
經濟學家普拉度(Mauricio de Almeida Prado)分析協會數據指出,經濟危機受打擊最大的主要是依賴正式工作的中上階層:較貧窮的人已習慣打零工,有辦法在逆境中求生存;但依賴正式工作的中上階層,往往不曉得如何賺外快。
國家經濟研究所督導費柳(Naercio MenezesFilho)表示,巴西陷入史上最嚴重經濟危機,失業或收入減少讓許多家庭的社會層級跌落,是必定的趨勢,「國家雖未倒退20年,但若繼續做出錯誤選擇,難保不會再惡化。」1050530

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

1年半飆2倍 鋰價恐泡沫化 電動車需求期待過高 價格「不排除大幅下跌」

1年半飆2倍 鋰價恐泡沫化

電動車需求期待過高 價格「不排除大幅下跌」

  蘋果日報
電動車崛起使生產電動車電池的鋰價格節節攀升,恐邁向泡沫化,圖為特斯拉電動車Model X。彭博
市場警告
【林文彬╱綜合外電報導】隨著石油和鐵礦砂等大宗商品失去投資人青睞,被視為能源未來之星、有「新汽油」之稱的鋰價格近來節節攀升,在不到1年半的時間內飆漲逾2倍。不過,美國財經媒體BUSINESS INSIDER警告,由於市場對電動車需求的期待太高,鋰價可能正邁向泡沫化,不排除將大幅下跌。
根據BUSINESS INSIDER指出,外界對電動車需求的期待尚未實現,目前也很難預測消費者會以多快速度擁抱電動車。另外,業者開發使用較少甚至不使用鋰的電動車電池,也將對鋰價造成傷害。彭博數據顯示,目前電動車只佔整體汽車市場0.001%。 

中國削減補助大利空

HOUSE MOUNTAIN PARTNERS公司分析師貝里(Chris Berry)也警告,儘管市場對鋰的需求看似強勁,過去的經驗不能被忽略。他指出,鋰市場目前的情況和2009年幾乎一樣,當時外界認為電動車已準備好搶市,但事後證明這類車在成本上無法與內燃引擎車競爭。
中國削減電動車補助對鋰價也是一大利空。北京當局為遏止汽車業者騙取電動車補助的歪風,明年將把補助金額再砍20%。目前中國在全球鋰電池市場佔68%,全球有55%的電動車在中國生產,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今年1月表示,2020年後中國將停止提供新能源汽車補助。
鋰是大自然中最輕的固態元素,鋰電池儲存能源的能力比鎳鎘電池高1倍。2015年全球鋰電池市場規模為250億美元,2020年預料將膨脹至400億美元。另外,高盛預測2025年前全球對鋰的需求將增加2倍,其他業者則預估這個需求至少將倍增。
除了電動車崛起,智慧手機用戶愈來愈多,也是全球鋰電池市場規模膨脹的原因之一,但電動車仍是鋰需求的主要推手。生產1個智慧手機電池只會使用數公克鋰,但生產1個電動車鋰電池使用的鋰則達到10公斤左右。 

油價恐回跌至25美元

在電動車崛起和智慧手機盛行帶動下,鋰價格表現在所有大宗商品中一枝獨秀。中國企業界的數據顯示,2014年12月31日至2016年5月22日生產鋰的主要原料碳酸鋰價格飆漲225%,目前每公噸約13萬元人民幣(2萬美元)。相較之下,追蹤主要商品價格表現的S&P GSCI指數同一期間下跌27%,其中小麥價格跌21%,銅也下跌27%。
國際油價雖然仍比2014年6月的高點低逾5成,但已從今年初的低點大幅回升。不過,美銀美林(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)分析師警告,美元持續升值可能引發一系列衝擊效應,油價可能因此從近來的高點回跌。美銀美林指出,如果沙烏地阿拉伯棄守該國貨幣匯率與美元掛勾制度等「黑天鵝事件」降臨油市,布蘭特原油價格可能跌到每桶25美元,並預期今年油價平均為每桶46美元。 

林全不當敗家院長 只有千億舉債空間

林全不當敗家院長 只有千億舉債空間

中國時報【唐筱恬╱台北報導】
行政院長林全將在本周二赴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詢,藍綠立委關切林全的「財政改革大菜」為何?根據林全的施政報告初稿指出,為落實中央政府債務管理,提升財政適足及自主,「未來每年債務成長率,不高於過去3年GDP年平均成長率」,主計人士解讀,形同大幅控制舉債空間,約在2至3%左右。
藍委表態 說到做到
主計長朱澤民表示,讓債務成長率隨著經濟狀況而調整,才不會讓財政繼續惡化,面臨希臘化的命運。他計算,若以過去近3年GDP平均成長率為2%、2016年債務未償餘額約5兆的情況來計算,下一年度僅有1000多億的舉債空間。
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,馬政府早期遇到莫拉克颱風、金融海嘯因素,有大幅舉債,之後債務成長率也平均在2%上下,如此設計與過去政府運作情形差不多。他認為林全如此只有「宣誓性質」,假設面臨重大災害,或是「保一」保不住,仍然要追加預算,他希望新政府既然如此提出,就一定要說到做到。
扁馬16年 舉債三兆
依照財政部公布資料,前總統陳水扁執政8年時代,國家債務未償餘額為1兆3千多億元,平均每年新增債務1865億元;前總統馬英九執政8年,舉債1兆7千多億元,平均每年舉債2444億元。扁政府、馬政府執政所累積的龐大債務壓力,恐怕壓得蔡政府喘不過氣來,如何健全財政紀律成為新政府一大考驗。
林全施政報告的財政金融政策,第一項就指出「債務成長率,不高於過去3年GDP年平均成長率」。主計人士解讀,2013年GDP是2.20%、2014年GDP為3.92%、2015年GDP為0.65%,換算下來近3年GDP平均成長率為2.25%,等於是債務成長率不高於約2%。
萬民祈禱 天災別來
朱澤民表示,原則上會使用過去3年平均成長率來看,是避免單一年度有正、有負,或某些年度過高或過低,因此用平均數來看,如此政府支出變得「賺錢增加、借錢就增加」,但是景氣不好就要緊縮,維持債務比例,才不會讓政府面臨破產。
朱澤民表示,這樣的設計不一定會入法,而是一種「自我設限」,債務不僅不會超過《公債法》法定債限的40.6%,也按照一定原則的比例增加;不過若是國家真的發生災難,或遇到特殊狀況,還是會打破原則,但按照正常情況就不會發生。

從180元變700萬!葛瑞絲的故事可能在台灣複製嗎?

從180元變700萬!葛瑞絲的故事可能在台灣複製嗎?

理財周刊 
 
 
2013年三月,全球財經媒體討論一位人瑞捐獻七百萬美元給母校大學的故事。引起話題的主因是,她的主要財富來源竟然是在1935年購買的三股股票。故事主角是葛瑞絲(Grace Groner),她從大學畢業後,即進入亞培藥廠擔任秘書,她以每股60美元購買自家公司股票,三股共180美元。當她在2010年(經過75年後)過世時,她的亞培股票價值超過七百萬美元。
買進持有且再投資的複利效果
追蹤葛瑞絲的交易紀錄,發現她不但從來不賣出,還將股息再投資,形成投資學所謂的買進持有策略(buy and hold),亦即持續抱持新發放的股票股利,而且將收到的現金股利再投資,因而形成複利成長效應。我用實際數字說明利滾利的複利效果。
如果報酬率是5%,180元經過75年,將成為6990元。如果報酬率是10%,則將成為228941元。當報酬率等於15.13%時,剛好等於七百萬元,這就是葛瑞絲財富的來源。15%的股票報酬率算高嗎?在台灣可能發生嗎?
買進持有vs.買低賣高波段操作
以民國六十年至今年四月底,台泥、台塑與彰銀股價為例。彰銀最高價是1075元(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台股一萬二千點),最低價是9.52元(2009年二月二十四日金融海嘯期間),台泥股價在7元至300元之間,台塑是13.65元至168元之間。
彰銀明顯最活潑,最適合投資人買低賣高來回操作。但若投資人像葛瑞絲一樣,採取買進持有策略,結果會是如何?
假設在一九七一年一月五日,以台泥每股14.2元、台塑每股20.8元、彰銀每股145元,各買進一萬元零股,收到股息以除息參考價繼續買進,到今年四月底,這一萬元分別變成:台泥369萬,台塑2717萬,彰銀不到94萬。年化報酬率分別是13.93、19.06%及10.54%。這有兩個啟示:第一,台塑的報酬率比美國亞培藥廠的15.13%高;第二,股票報酬率高於10%,這就是投資學界所謂的「股票風險溢酬之謎」,經濟學與財務學家至今仍無法解釋為何股票平均報酬如此高。
如果買在最高點,結果如何?
「股票風險溢酬之謎」是指股票價格波動大、違約風險高,但在平均之後報酬率仍有約10%。
再假設另外一種狀況,投資人很不幸在一九八八年九月台股最高點進場,分別以台泥每股184元、台塑168元、彰銀843元,各買進一萬元零股。在買進持有策略下,到今年四月底,這一萬元分別變成:台泥18200元、台塑66000元,彰銀只剩4400元。年化報酬率分別是2.19%、7.08,以及-2.9%。也就是說,如果買對股票,買錯時點也無所謂。
投資組合與分散風險的重要
附表的數字告訴大家,如果在一九七一年以一萬元買入台泥、台塑、彰銀零股,各占三分之一,到今天財富仍然有一千萬以上,平均報酬14%。如果是在股市最高點進場,採取各放三分之一的策略,也可以保有7%報酬。因此,我們要檢討,為何絕大部分散戶賠錢?主要原因:第一,迷信明牌,將所有資金押在特定標的;第二,將賺錢的股票賣掉,把資金加碼到下跌的股票,希望攤平,夢想創造百戰百勝的完美交易紀錄。
最後,我要點出葛瑞絲的錯誤投資行為。她一生都在亞培藥廠工作,根據報導,她手上的股票僅有亞培,所以,她的人生、工作、財富全押在亞培。雖然她押對,但這是很冒險的行為。